2012年10月3日

魚菜共生新農法 有機田養自然魚

魚菜共生新農法 有機田養自然魚
【出處/聯合新聞網;作者/花蓮農改場蘭陽分場助理研究員林文華】
茭白筍田裡的台灣鯛,自5月放養後即以天然的飼料餵食,包含田區內的雜草、茭白筍葉片、滿江紅、浮萍及行健村當地生產的有機米糠,過程中完全不用一般飼料,也不使用其他藥劑,這樣的田裡養出來的魚,自然讓人吃起來更加安心放心...

   

(左)有機茭白筍種植於清淨無汙染的行健有機村
(右)採完茭白筍還能捕撈魚貨

陳春義在有機茭白筍田側邊開了魚溝。 三星鄉行健有機村嘗試有機「魚茭共生」栽培模式有成,不但成功種出品質佳的有機茭白筍,更生產出難得的在有機田長大的自然魚。


100年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推動行健有機村的發展,在村內設置「魚茭共生」有機茭白筍試驗田區,利用俗稱烏鰡的青魚來防治有機茭白筍田裡面的福壽螺,肉食性的青魚喜歡吃水中的螺類,正好可以解決有機茭白筍田裡不能使用藥劑防治福壽螺的困擾,結果不但福壽螺被清得一乾二淨,還有美味的青魚可加菜,實在是一舉兩得。

茭白筍田裡養魚無土味 味道媲美台灣鯛


行健村有機農友陳春義表示,今年花蓮農改場輔導利用挖深的魚溝來養魚,並且搭配放養適應性較好的台灣鯛,魚隻在茭白筍田裡面悠游快活,完全沒有適應不良的情形。而且嚐試撈幾尾來試吃的結果,居然一點土味也沒有,肉質鮮甜媲美市售的台灣鯛。
陳春義表示,第一年種有機茭白筍時因為抓不到要領,品質跟產量欠佳,所以只有少量販售,其他則自己吃跟分送親友,但是這2年在花蓮農改場協助改進栽培技術而且自己花心思調整栽培方法之後,品質不輸一般非有機栽培的茭白筍,雖然今年採收季節還沒到,已經有不少人預訂了。

台灣鯛在茭白筍田中適應良好,魚隻都是活跳跳

花蓮農改場表示,魚茭共生田裡的台灣鯛,自5月放養後即以天然的飼料餵食,包含田區內的雜草、茭白筍葉片、滿江紅、浮萍及行健村當地生產的有機米糠,過程中完全不用一般飼料,也不使用其他藥劑,這樣的田裡養出來的魚,自然讓人吃起來更加安心放心。花蓮場將繼續嘗試「有機共生」栽培模式,希望利用有機栽培所營造出的優質環境,放養適合的魚類,創造有機栽培本業以外的附加價值。
有了這個成功的經驗,花蓮農改場開始嘗試各種魚類與茭白筍的有機共生栽培並先後嘗試了草魚及台灣鯛等,期望開發新型態的有機共生栽培模式。
然而茭白筍種植初期不能把水放深,以免茭白筍苗淹死,所以魚隻只能在後期放養,魚茭共生的效率大打折扣。為此,花蓮農改場蘭陽分場研究人員導入「魚溝」的概念進入有機茭白筍田中,利用田區的一側挖溝當作魚的庇護所,如此一來即使田區水放乾,魚群仍可躲進魚溝中休息,等水加深之後再游進茭白筍田中。
這樣的田間規劃讓農友在進行茭白筍施肥、管理時更加方便,也可全程放養魚隻,不須等到栽培後期,這在台灣是全新的嘗試,運用在茭白筍的有機栽培上十分有潛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